聽演講日:2015.07.26
演講主題:胖狗症候群
演講者: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 黃慧璧教授
主辦單位:台灣拜耳
我們連續三年(2013-2015)都有參加台灣拜耳公司主辦,黃慧璧教授的演講,
主題從體適能、老狗,到2015年的胖狗症候群,
(2013年的體適能演講筆記←可點選連結)
2014年開始變得比較忙碌,所以演講筆記難產中...
2015年的演講筆記也拖到現在才分享QQ
以下進入正題,2015年胖狗症候群演講筆記,
黃教授演講內容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肥胖的定義】,
2.【和肥胖有關的健康問題】,
3.【如何預防肥胖造成身體問題】,
4.【體重控制】。
整場聽下來的感想是,狗狗胖胖的沒有不好,
甚至在很多情況與疾病下而言,胖胖狗的存活率更高,
只是一定要注意精肉量要高、脂肪量要低、代謝要快,這樣胖的精壯很好喔!
像是娜娜,原本體重最胖有到22kg過,
雖然在肌肉鍛鍊上我們沒有做得很好,
但有維持散步還有做一些體適能;
後來雖然生病導致嚴重惡體質,
還好有維持胖胖的身體跟基本的運動,
才能努力上好一段時間。
只是很可惜到最後體重剩下12.5kg,
全身摸起來都是骨頭,肚子很大但摸起來都是腫瘤,
12.5kg裡面不知道幾公斤是肝臟外的腫瘤重量T^T
所以我現在會覺得狗狗養的胖一點點,以後對抗生命末期時會比較有本錢,
當然該有的運動還是要有啦~
有記錄到生病的原因和過程。
【肥胖的定義】
這邊判別的方式有許多種,但都滿複雜的,
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帶給獸醫師判斷是否過重或肥胖,
因此這部分就不贅述。
【和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
1、『關節炎、十字韌帶問題』:
的確可能因為肥胖導致步伐、步態上錯誤,致使關節炎,
但可以透過限制熱量和復健運動控制改善。
2、『心肺功能疾病』:
心肺功能疾病會與肥胖有關,所以平常應保持訓練與健身。
3、『高胰島素與高血脂症』:
與肥胖有很大的關係,高血脂的部分可以透過飲食控制,
但高胰島素的部分則是真的要瘦下來才可以控制住。
4、『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腎臟病、腫瘤』:
這些疾病則和肥胖沒有實證研究上的相關,
甚至某些情況胖胖的狗狗有儲備較多的能量可以對抗!
【如何預防與改善肥胖造成的問題】
1、『關節炎』:
(1)可以用飲食與運動來控制。
(2)透過運動和營養,強化體適能,建立良好的健康狀況,
可以強化肌肉、增加關節的穩定度、保持神經系統的平衡、強化反應肌耐力與耐受度。
(3)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都是很好的運動。
(4)也可以透過伸展、按摩等來維持與改善。
(5)關節炎的保養品可以吃魚油,
魚油中的EPA(主要功能是消炎)和DHA(主要功能是降脂肪)可以改善關節炎,
劑量(EPA和DHA可以加總計算)是每公斤每日170mg,
但這劑量狗狗吃了有可能拉肚子,所以還是要看每隻狗狗的腸胃狀態而定。
2、『心肺功能疾病』:
(1)不論體重多重,規律的運動可以改善耐受性與生活品質,
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品質。
(2)心臟病的保養品也可以吃魚油,每公斤每日65mg。
3、『高胰島素與高血脂症』:
(1)有氧運動、有氧+阻力運動,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患者的症狀。
(2)運動的強度比運動的時間長短重要,高強度間歇性運動。
【體重控制】
1、狗狗的飲食都是主人餵的,所以問題都是在主人身上(哈!)。
2、要控制體重一定要正確增加運動量,且運動可以增加精肉量,但是要循序漸進;
然後主人一定要跟著一起運動喔!
3、飲食的部分,可用高蛋白搭配高纖的飲食方式,
多吃低GI的食物,也可以攝取二醯基甘油(棉子油、橄欖油、麻油中有這個成分)。
4、減重可以每週少1%的重量,並且跟醫生討論訂一個目標。
【結論】:
1、胖胖的狗狗對重大疾病癒後以及存活率比瘦的狗狗好。
2、把胖胖的狗狗改造成強壯的體魄吧!(正確且安全的運動和控制飲食,是不二法門)
【附註】:
1、數據部分都是黃教授摘錄各研究的建議值提供參考,還是要看不同狗狗的狀況調整。
2、黃教授再三叮嚀運動需正確且安全的運動,
以及需視狗狗目前可以負荷的形式與量,不要讓狗狗有滑倒等危險,
也不要讓狗狗去跑一大圈過累,或讓狗狗游泳到快不行才撈起來。
3、黃教授為了這場演講找了一百多篇paper,也鼓勵大家可以找找相關研究,
同時再次強調要有實證醫學評估會較好唷。
4、其實這天演講的內容還有很多都是這篇筆記沒提到的部分,
但有些部分太過複雜不好解釋, 就先不整理進來。
照片是那天演講結束後拍的,(所以照片和內文沒甚麼關係XD)
傍晚天氣沒很熱,又有風,色溫很美也很舒服的天氣,
回家後帶著娜娜和莎莎去散步運動!
如果大家覺得資訊有幫助的話,也歡迎按讚與分享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