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狗兒論壇_狗_演講_講座_心得_娜莎連線_000001.JPG

2020年第四屆台灣狗兒論壇,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狗兒論壇,

從第一屆開始就很忠實的報名參加,

除了去年因為鄰近生產期而沒參加以外,

每次都很認真與開心地參與學習。

IMG_狗兒論壇_狗_演講_講座_心得_娜莎連線_000004.JPG

 

 

這個論壇主要是邀請外國專家學者,

帶來國際上有關狗狗的最新相關研究與發表,

我覺得這個論壇對於台灣的狗狗資訊傳遞,

有一個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其將台灣的狗狗知識學習,引領進入一個知識傳遞的世代,

很期待也希望這個論壇能夠年年持續地辦理。

 

IMG_狗兒論壇_狗_演講_講座_心得_娜莎連線_000007.JPG

今年的主題是 情緒品質

有三位講者,分別帶來三個主題,

 

Anne Lill Kvam / 狗兒的情緒

Cristina & Aurélien / 心率研究:散步背後的意義

Karen Webb / 是音樂?還是噪音?

 

===

 

 

Anne Lill Kvam / 狗兒的情緒

 

IMG_狗兒論壇_狗_演講_講座_心得_娜莎連線_000002.JPG

這是今年論壇中,

我最最感興趣的主題,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講者,

(聽完講者的演講後,整個被圈粉了>///<)

因為莎莎本身是個性敏感的狗狗,

我很希望能夠透過學習,

更了解莎莎的情緒,以及應該注意的面向。

 

以下摘錄一些我自己比較喜歡的講者演講內容,

不過因為現場筆記時間有限,

若內容有誤歡迎留言告知 :)

 

為了避免混亂,

講座筆記的文字是黑色

我自己的心得補充文字用深藍色呈現。

 

===以下進入演講筆記===

 

首先,

講者開頭即進入主題,情緒,

越了解狗狗的感官,會越了解狗狗的情緒,

因為感官和大腦相連,

而大腦是情緒產生的地方。

 

那情緒是甚麼呢?

M. Cabanac:

「人的意識當中,個體有能力去感受幸福和不舒服的感覺」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兩棲類就有這種能力」

 

動物的情緒基本上和人是相似的,

因為大腦構造相似,邊緣系統(大腦處理情緒的地方)也相似,

因此,我們在生理上跟動物(哺乳類動物)的情緒相似,

也因為情緒相似,

有助於我們對於動物的情緒更加了解。

 

我們透過行為來表達情緒,

我們的感官也隨時在吸收資訊,

感官在我們睡眠時也一直在工作

除了眼睛可以閉上之外,

其他的感官,睡覺時也都還是開啟的。

 

大腦是接收感官運作的地方,

所以大腦在睡眠狀態下,感官的資訊無法進入意識,

可是我們醒著的時候,大腦可以判斷這些感官資訊是否重要,

這些感官資訊會被之前的經驗或記憶所比較。

 

 

情緒為什麼重要?

情緒之所以存在,

他就是去強化群體之中,個體之間的關係。

 

如果我們相信動物跟我們一樣,

能感受到痛苦恐懼和飢餓等等情緒,

我們就不會輕易地去做會傷害動物的事情;

可是反之,

如果我們認為動物感覺不到情緒,

我們對於動物的魯莽剝削,可能因而增加。

 

美國研究顯示:

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有動物的陪伴,

其自信心較沒有動物陪伴的孩童還高。

 

克羅埃西亞研究:

和動物一同生活的孩子,

同理心較沒有和動物生活的孩子更高。

同一研究顯示,

如果孩子和家中寵物關係緊密的話,

他們形容家中氣氛較佳(相較於和家中寵物關係不緊密的孩子而言)。

 

聽到這邊,

真的很慶幸我們家兒子的成長過程中,

能有莎莎的陪伴長大。

平常在家他們兩個很時常玩在一起,

看著他們玩在一起的畫面,

馬麻覺得療愈 :)

曬一下莎莎和小寶的互動照片和影片>///<

9A2C4C10-F674-4FCA-A09D-5F5A88984CCA.jpg

莎莎和小寶.jpg

 

 

一邊聽演講,

娜莎拔一邊傳來他一打二帶莎莎和兒子小寶外出散步,

太可愛了啊!!!

意圖使人上課不專心嘛

IMG_狗兒論壇_狗_演講_講座_心得_娜莎連線_000003.JPG

IMG_狗兒論壇_狗_演講_講座_心得_娜莎連線_000006.JPG

 

回到講座XDD

 

 

我們能夠去辨識臉部的表情所傳達出來的情緒,

這種能力是人類成年以後才產生的。

 

美國研究:

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就當父母親的話,

這些小爸爸小媽媽就很難去看出嬰兒的情緒,

也因此就很難去照顧寶寶。

這個問題在於新皮質。

大腦新皮質,大約在我們25歲的時候才會發展完全。

 

科學家表示,

狗狗和人類的大腦相似,

但我們並不知道狗狗有沒有新皮質。

不過觀察發現,

年輕的狗媽媽,比較不擅長照顧狗寶寶。

 

 

情緒可以分為:主要情緒 / 次要情緒

 

主要的情緒

與生俱來的,很快就會發生,

跟反射一樣,是一種自動化的反應,

跟戰或逃是一樣的。

發生一件事情你就會立即反應的,

可能你在事後,會覺得剛才那樣反應不好。

但沒辦法,

你不是經過選擇的結果,那是一個當下的反應。

你當下沒辦法啟動大腦,

當時啟動的是大腦的邊緣系統。

 

次要的情緒

是比較複雜的,他可能是結合兩種以上的主要情緒,

例如:

這些情緒不是自動的,而是經過選擇的結果,

你是選擇吃醋或忌妒。

次要情緒是我們經過消化處理後,

我們選擇這種情緒的結果。

 

 

食物與情緒

談到食物時,人們會很有情緒,

如想到晚上要吃很喜歡的東西會很興奮,

 

食物,

可以成為一種良藥,也可能成為毒藥。

對動物而言,也是一樣的。

 

全球的科學家有做相關研究,長話短說,

這些研究結果發現,

碳水化合物攝取較多,而Omega3攝取過少的話,

我們會易怒,攻擊性較強,也會影響我們的決策。

 

有飼主發現,

若狗狗靜不下來,

給狗狗一些碳水化合物,

有助於幫助他們靜下來。

(雖然這部份在第二天的問答時間也有其他學員提問,

但我自己還是覺得上面這兩段有點衝突,

不確定是不是我筆記紀錄有誤?!)

但要小心,

攝取碳水化合物一段時間後,

血糖會下降,會容易沮喪,

血糖下降,情緒賀爾蒙會增加,而加劇攻擊行為。

 

2020/3/3更新補充

感謝正向思維藝術的POLP拔像是仙女下凡(?般的幫我解答我的疑惑,

以下轉貼自POLO拔的解釋:

「前後兩段看似有衝突,

但其實前者是長期影響,

後者是短期變化,

需要考量到消化過程的時間。

給予碳水化合物在短時間內血糖會上升,讓情緒感受較好,

但因為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造成的血糖振盪也引起情緒起伏較大,

尤其是容易感到肌餓時。」

 

如果狗狗有攻擊性問題,

或是壓力特別大的話,

這時候給狗狗飲食要特別小心,

給予碳水化合物時,可以去尋求一些諮詢。

 

聽到這段關於情緒與食物的內容,

也讓我更謹慎的重新審視與思考,每天提供給莎莎的食物。

 

 

我們如何了解狗狗?或是我們誤會他們了?

我們用眼睛去看,耳朵去聽,人類的大腦和神經,

我們使用人類的感官去解釋,

用人類的方法去詮釋周遭與世界,

我們會講狂風暴雨、太陽在微笑,劇烈的浪潮,

好像在講風雨太陽浪潮是有個性的,

所以人類常做擬人化的事情。

 

我們時常把狗擬人化,

如我們會把狗狗稱為毛小孩,

這個名詞很美,

很適切地描述了我們和狗的關係,

但要記得,狗不是人,

雖然狗某種程度被馴服了,

但我們仍不該擬人化太過分。

 

這裡講者舉了一個讓狗狗穿著一件滑稽的衣服的例子,

講者認為,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為什麼這麼做,

穿衣服應該是為了狗狗好,為了保暖,

而不該是為了覺得搞笑,

因為那一點都不有趣。

 

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

在我們的神經系統中,讓我們可以去感受到他人的感受,

即便你沒有眼眶泛淚,我還是看得出你的悲傷,

因為我的鏡像神經元,可以看的出來你的鏡像神經元。

跨物種也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人/動物有一種行為,你觀察到對方也有相同的行為。

就好像觀察的那一方也在行動一樣。

科學家在靈長類、不同的猴子身上也看到。

 

有時候你會說這是一種直覺,

會說你就是會感受到;

這種直覺,可能就是來自於你的鏡像神經元。

 

講者問大家,

如果你接近不喜歡被碰觸的狗,是不是會覺得滿挫折的?

然而,

狗狗不喜歡被碰,而你又要去碰他,

狗本身也會覺得挫折,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我們了解,

眼神的接觸對狗狗來說是會有威脅感的,

但這取決於甚麼樣的眼神接觸。

 

若你直直盯著對方,就會感到威脅,跟人一樣;

或你可能有過你在明處,對方在暗處看著你,你看不到,

有人在關注你而你看不到對方,但你會感到不舒服。

 

大家可以認真想一想,

對狗狗而言也是這樣。

所以當我們在關注對方時,

要保持禮貌,這樣對方也可以感受的到。

 

催產素(愛的賀爾蒙)

是一種神經肽,

用白話文來說,催產素是一種讓人感到愛的賀爾蒙,

對於愛和社交非常重要,

身體內若有催產素可以降低恐懼,

可以感到滿足,

感到安全和平靜,

所以催產素非常好。

 

身體的接觸,也可以促進身體的催產素增加,

不只是觸摸的那一方,

被觸摸的那方也會增加;

但這會取決於觸摸的雙方是否信任彼此。

 

母親在哺乳的時候,催產素會增加,

這會讓媽媽更愛小孩。

 

人跟狗做一些愉快的事情之後,

身體內的催產素和會讓人感到愉快的賀爾蒙會增加,

摸狗、和狗玩,和狗說話(指的是愉快的語言),也都一樣。

 

催產素也會因為眼神的接觸而增加,

你去看你愛的人,你們彼此的催產素會增加,

所以看越久越好;

和狗狗也是一樣的,

你和狗狗有眼神的接觸(眼神柔和),

狗狗的催產素也會增加,

但講者提醒,眼神的接觸不能強求,

而且要了解安定訊號。

不要眼睛睜大的盯著狗狗看(這會被詮釋為威脅)。

 

 

身體的姿勢

挪威有句話:假裝到成真

 

如果你心情不好,你可以先微笑,

有沒有試過強迫自己笑出聲來,假笑久了就會變成真的。

 

我聽到這段,覺得不只是對狗狗而言,

對我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因為身體的姿勢會傳遞到大腦,

大腦會處理你的情緒,

透過大腦的接收,

大腦會去改變你的情緒。

 

如果你的狗身體重心放在前面,

(像講者投影片中撥放的照片那樣,狗身體重心放在前面,眼神僵硬),

可能附近有他不喜歡的人事物。

如果她身體姿勢一直維持這樣久了,

他可能會出現吠叫的情況,

如果飼主這時候去拉胸背,這時狗狗會爆炸。

 

但如果你發出聲音,

或是把東西丟到地上(要注意不要嚇到狗狗),

吸引他的注意,

來讓狗狗分散注意力,

狗狗可能就會自己轉身,

這會讓情況好轉。

 

因為演化的關係,

狗狗和人的關係是密切的,

所以透過「快樂的互動」(觸摸、講話,和狗玩),

可以增加彼此良好的賀爾蒙。

 

但要注意一件事情,

研究顯示,

人摸狗狗的時候,

人的催產素會增加,狗狗的催產素也會增加;

但未必總是如此,

有可能人的催產素會上升,

但狗狗的皮質醇(壓力)也會上升,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觸摸者未必是主人的時候,

如治療犬。

 

這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為我本身的專業背景是助人工作者 社工師的關係,

所以曾經有想過,

是否要讓莎莎去學習擔任治療犬這件事情,

但我明白莎莎的個性,

即便她個性相當順從,

(當然在家的時候對於某些事情是非常有自己的堅持的,例如玩玩具)

要讓莎莎去學習擔任治療犬一定沒問題,

然而,莎莎不是享受接近陌生人的狗狗,

(當然一定有這種熱愛與人相處的狗狗)

擔心去學習擔任治療犬的過程反而會增加莎莎的壓力,

所以因而作罷。

 

回到講座,講師談到,

如果我們要讓狗狗當治療犬時,

我們要確保他喜歡這樣的工作,

如果狗狗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情的話,

的確可以教狗狗接受被觸摸,但不代表他喜歡,

而且這種情況下狗狗會覺得自己別無選擇,

這種情況下看起來狗狗接受了,

但其實狗狗不是接受了,而是放棄了。

很可惜的,

很多時候狗狗有這種情況,

可能是導盲犬或是其他輔助犬。

 

也有看過工作犬非常喜歡他的工作的,

但是要很仔細的挑選狗狗的個性,

因為我們不可能生一個寶寶就決定要把他變成諾貝爾得主,這是不公平的。

 

我們要讓他們在生活中有所選擇,

動物的邊緣系統和人類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即便是爬蟲類他們也有邊緣系統,他們也有情緒。

 

也就是說我們跟動物的情緒是一樣的,

我們應該更容易理解動物?

其實不一定是這樣的,

因為我們常常忘記狗狗是誰,

他們不是有毛的人類。

 

攻擊

攻擊,可能來自於回憶,

狗狗我們可能會稱呼為"連結"。

 

例如,

這隻狗以前被黑狗攻擊過,

所以現在看到黑狗會想攻擊,

這是來自於記憶。

 

攻擊行為的原因:

保護資源/

受到威脅/

你的孩子受到威脅/

感到疼痛/

某些不適/

害怕的時候/

恐懼/(攻擊性最常看到背後的原因)

或是動物不想被限制,不想被關在某個地方/(例如監獄)

轉向攻擊/

(例如在公司和上司處不好,回家後另一半沒對你怎樣,但你會把氣發在他身上)

(例如狗狗看到他的敵人在對街,他沒辦法攻擊對方,他可能會咬牽繩或咬主人,或咬家裡的另一隻狗)

攻擊也可能是習得的/

壓力/(也是攻擊性背後常見的原因)

原因不明或特發性的/

獵食性攻擊/

 

攻擊之所以重要,

因為他可以維護我們的安全,

同一時間,攻擊性背後的原因可能不只一個,

 

攻擊性如果是為了獵食,

動物可能是很慢,安靜,尾巴柔軟的,

這種時候的攻擊通常是很快地咬一口、攻擊脖子。

 

攻擊性如果來自於害怕,

他會觀察環境,眼睛會不斷的移動,而且尾巴會相當僵硬,

這種時候狗狗常常會低吼或發出很多聲音,

這種時候狗狗攻擊會咬很多下,

可能攻擊手或腳。

 

我們的寵物有攻擊行為,

多發生於需求沒有被滿足,而感到沮喪或挫折,

基礎的知識,如飲食水睡眠這些大家都了解。

 

但是很不幸的是,

大部分照顧狗狗的人沒有注意到以下幾件事情:

 

狗狗一天中有多少選擇?

可以決定甚麼時候出門?

甚麼時候被摸?

甚麼時候睡覺?

有多少玩具?......

 

因為狗狗都在室內,

我們應該補償他們,讓他們有更多選擇。

 

之前上過POLO拔的課程也提過相同的觀念,

我們應該提供更多的選擇給狗狗,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

狗狗有多少張床可以選擇在哪裡睡覺?

狗狗有多少玩具可以選擇?

→這番論點,完全變成我買床和買玩具的免死金牌XDD

所以莎莎有很多床和玩具 哈哈

81408644_2530911760340829_1637642816324632576_o.jpg

莎莎的玩具陸續增加中

 

 

狗狗有沒有啃咬的玩具?

狗狗需要啃咬,

你給他食物不夠,還需要啃咬。

 

飲食,非常重要,

飲食要很多元,適合的,

狗狗也喜歡跟我們一起吃東西,

 

要讓狗狗嗅聞

出門散步時要有長牽繩,

讓狗狗可以距離你一段距離去探索不同的事情,去嗅聞。

 

讓狗狗去滿足好奇心,

讓狗狗有自己的狗朋友。

 

 

人跟狗的互動

悲傷

狗可以感受到悲傷,

不論家裡是有人離婚、過世,

狗會因為那個人不在而感到悲傷。

悲傷會讓家族成員更緊密,

因為成員彼此會安慰。

 

這部分我自己有很深的感受,

莎莎在娜娜過世的一段時間,

我明顯的感受到莎莎的悲傷;

還有一段時間,

我和娜莎拔因為工作和搬家的關係分開一段時間居住,

(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而已)

但那段時間,

我深深的感受到莎莎因為娜莎拔和娜娜不在身邊而感到憂鬱,

憂鬱的情況嚴重到影響莎莎的胃口,

獸醫師建議開一些抗憂鬱的藥物給莎莎服用,

希望能藉此改善憂鬱的情況。

雖然當時我沒有明顯感受到藥物的作用,

(因為當時服用的藥物醫生說是草本性質)

最後是因為搬完家和調整工作後我們又居住在一起,

莎莎才又恢復笑容的Q_Q

 

恐懼,是生物身上最重要的情緒,

如果你沒有恐懼,可能馬上就會被熊吃掉了。

 

恐懼也有不同的層次,

從一點點的憂心,到極度恐懼,

恐懼是儲存在大腦的杏仁核,

而且是永久的儲存,

恐懼的回憶很快就會被召喚起來。

 

狗之所以有攻擊性表現,

很多時候是因為恐懼,

所以不要因為狗有攻擊行為而處罰他,

因為你如果去懲罰他,就像是去肯定狗的恐懼和憤怒背後的原因,

如此一來,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喜悅

因為我們是人,所以和狗狗玩,

可能不像狗狗之間的玩耍一樣好玩,

有時狗狗喜歡和你玩某種遊戲,

可能只是因為他喜歡這麼做。

 

狗狗感受的到愛嗎?這是肯定的。

觸摸會增加愛的感受,

愛很重要,

你在愛別人的時候,你會去保護對方。

戀愛的感覺,跟有點精神疾病的感覺有點相似,

因為愛的感覺,可能讓我們去反抗原本的群體(如家人),

這樣才可以跟你愛的那個人在一起,

這樣你才會離開原本的群體,把你基因散播出去。

 

所以情緒之所以存在,

是為了讓物種可以延續下去。

 

最後因為時間不夠了,

所以講者以飆車的速度做結尾,

覺得有點可惜,不能聽到更多更完整的內容,

因為真的好喜歡Anne Lill

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夠聽到她的演講

 

聽這堂講座,

覺得浸潤在滿滿的知識海滿足當中 :)

 

追蹤粉絲團FB:娜莎連線

追蹤IGIG:nasa.family

追蹤YOUTUBE娜莎連線

 

arrow
arrow

    娜莎連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